2019年11月19日晚7点,华盛顿大学艺术史系的王海城副教授,在下注平台·(中国)官方网站103为在场师生带了题为《从殷墟和中美洲考古所见杀人献祭现象探讨古代宗教观》的学术讲座。
王海城老师从一个广阔的视角切入,由伊拉克的石瓶、埃及金字塔浮雕以及玛雅彩绘陶瓶上所见的祭祀场景指出世界其他早期文明多以图像方式记录祭祀仪式。而反观早期中国,目前难以发现有关描绘祭祀场景的图像,仅有的信息可能见于极少量青铜器上的族徽。另一方面,从考古遗存所呈现出的景象,早期中国似乎更倾向于通过仪式本身展示祭祀活动。
随后,王海城老师从早年安阳小屯地区的考古发现重新解读了商代殷墟贵族的祭祀活动。王海城老师认为,殷墟小屯的祭祀遗迹以北部的祭台和南部的四个车马坑位核心。马车是象征祭祀和战争最显著的符号。从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人牲身体经过刻意摆放,来永久表现祭祀场景。而这种祭祀场景,可能更多的表现对祖先和神灵的祭拜。
与殷墟小屯祭祀遗址相似的是,墨西哥阿兹特克神庙底部也可以见到人牲被刻意摆放,并沿着两条中轴线对称分布。经过研究发现这些人牲都是来源于战俘。而除人牲发现外,在祭祀堆积的第三层中还可见鳄鱼的头骨,这也是仅有的动物骨骼。在阿兹特克神庙的顶层有两个庙宇,推测供奉的神灵为火神和雨神,这两个神在阿兹特克的神话中是创世神。王老师结合考古材料和文献推断阿兹特克的祭祀主要是表现他们对于的宇宙观念,构造一种理想的境。
王海城老师最后从人类学的视角总结祭祀的四个步骤:猎获与准备、杀牲、放弃祭品、享用祭品。并通过比较研究,指出殷墟时期的祭祀在活动本身展现即祭祀的整个环节,并将这个活动完整地“放弃”在祭祀场地,不再将祭祀品分享。这是殷墟小屯所见祭祀活动的重要特点,并展现出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祭祀活动的差异。
讲座结束后,王海城老师与在场师生关于古代的祭祀体现的宗教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在场同学也十分积极提出问题和王老师进行交流。最后余西云老师对王海城老师的讲座进行点评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讲座为武汉大学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早期文明比较研究”项目海外学人讲座系列、“新资料与先秦秦汉荆楚地区的空间整合”青年学术团队讲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