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下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邓淑苹老师应邀在下注平台·(中国)官方网站作了一场题为“东周玉器文化的多源与多元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李英华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到场聆听。
邓淑苹老师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将中国史前至东周时期玉器文化划分为“华东”、“华西”两系,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展开,按照时间序列,勾勒出中国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时期的玉器文化谱系。
第一部分“从玉器文化萌芽至‘万国玉帛’的时代”,邓老师谈到了玉器文化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华东系的东北地区较早出现玉器制造工艺,有乌苏里江流域的小南山文化,和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开始出现玉饰和玉工具,这是中国玉器文化的萌芽。第二阶段,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华东系的马家浜文化晚期东山村遗址,以及华西系的仰韶文化早期龙岗寺遗址等资料显示,两个地区均是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以玉器表征身份的“玉瑞器传统”逐渐形成。第三阶段,公元前3500年至2300年,“灵媒——祭玉”的特殊玉器出现,用于沟通神灵,华东、华西先民既相似、又相异的宗教思维,发展出不同的用玉文化,即华东的“物精崇拜”信仰和华西的“天体崇拜”信仰。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华东系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与太湖地区的松泽文化曾进行“物精崇拜”的上层交流,约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600年,华西系的黄河中上游前齐家文化与华东系的良渚文化进行“天体崇拜”的上层交流。第四阶段,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原玉器在吸收华东、华西两系玉器文化后开始崛起,形成了万国玉帛的多元面貌。
第二部分,邓老师以柄形器、平首圭等玉器为例,来说明轮替兴起于华西、华东的夏、商、周氏族所创造的玉器文化虽各有本族的因素,又多少承袭了前代的文化内涵。邓老师在谈到东周玉器文化的多元性时,对此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她认同中原式玉器、秦式玉器的说法,但是对楚式玉这一名称持审慎态度,同时提醒我们不能只用图片、甚至线图或拓片等材料来进行玉器研究,需要更多地关注玉料特征,不要陷入过分依赖纹饰细节比对的泥淖中。而后,邓老师从功能上将东周玉器分为三类,指出楚式绿玉是楚文化所特有的玉器,并做了详细介绍。最后,邓老师提出传承华西系的周文化和传承华东系的楚文化之间相互抗衡,导致了这一时期的玉器文化成分的“多源”与面貌的“多元”。东周玉器文化在多元中相互融合,奠定此后大汉帝国的新局面。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就玉戈的起源、周礼六器以及华东、华西两系玉器背后的精神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邓老师深入浅出的讲座以及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让在场师生受益良多。(伍腾飞)